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推动供应商内部质量改善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推动供应商内部质量改善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企业与供应商关系的改进包括
互利互惠,互尊互助,平等友好,相互监督,相互帮扶,做一个友善的工作朋友。降低成本,生产让老百姓都能买的起的产品。
良性的竞争环境,透明的竞标环境,开明的生产模式,廉洁公开的采购平台,真材实料,童叟无欺,让产品的卖力越来越好,做强做大。
供应商来料不良过多改善对策
供应商来料不良过多,首先要查对合同,对质量要求是否明确到位,若有漏洞抓紧与供应商补签合同附件,对质量条款补充完善,若合同没有问题,立即退货,供应商重提供合格材料,若供应商不配合,除质保金拒付外,取消合格供应商资格,到其它供应商采购。
企业对供应商按80/20规则分类,占80%价值的20%供应商被划分为什么
企业对供应商按80/20规则分类,占80%价值的20%供应商被划分重点供应商。 通常数量80%的采购物品(普通采购品)占采购物品20%的价值,而其余数量20%的物品(重点采购品),则占有采购物品80%的价值。 相应地,可以将供应商进行依据80/20规则分类,划分为重点供应商和普通供应商,即占80%价值的20%的供应商为重点供应商,而其余只占20%采购金额的80%的供应商为普通供应商,对于重点供应商应投入80%的时间和精力进行管理与改进。这些供应商提供的物品为企业的战略物品或需集中采购的物品,如汽车厂需要采购的发动机和变速器,电视机厂需要采购的彩色显像管等。而对于普通供应商则只需要投入20%的时间和精力跟进其交货。因为这类供应商所提供的物品的运作对企业的成本质量和生产的影响较小,例如办公用品、维修备检、标准件等。
长期合作的供应商品质却一直不改善,大家有好的办法解决吗
谢谢邀请。
长期合作的供应商质量一直不改善,先分析原因。是主观上觉得反正能过关,还是供应商的能力不足?建议如下:
1、和供应商进行交流。把他们的质量问题分类罗列出来,要求改进。如果供应商有改进意愿,可以从三个方面对其进行培育和提高。
1)进行技术交流,和供应商的技术人员进行技术交流,看看供应商技术上是否理解到位,需要重点关注的技术细节进行提示,确保对方技术吃透,才能生产出合格产品。
2)进行管理交流。最好要求供应商的老板参加,把你单位的要求明确提出来,引起供应商足够的重视。
3)进行质量交流。双方通过交流,包括对使用的量具、检验标准、要求达成一致,对产品质量的认识达成共识,这样才能统一质量标准。
2、对供应商进行考核。设置几个KPI指标,提出考核标准和要求,每月通报质量指标,每季度对各项KPI指标进行考核,年底总体评价。
3、通过上述的考核,建立优胜劣汰的供应商管理机制。
用制度和数据说话,培育和培养你的供应商,让供应商为你单位提供优质产品和服务,才能够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双赢。
如果是合作还可以的,可以坦诚不公的提建议,也让他们提他们的难处,共同商量解决问题,同时也可以跟供应商分析竞品的优势,怎么才能做出自己的优势。
经过努力,还是没改进,又有其他可以代理的同类商品,那就换了吧,在商言商,质量不好的,自己做着累。
谢谢邀请。长期合作的供应商品质一直不改善,但是目前你们还在合作,说明你们还有合作原因。
一:有竞争对手向你提供更好的商品,但是价位太高,你卖赚不到什么钱,原来经营的现在利润蛮高,不舍得换。
二:目前同款商品还没有出现好的竞争对手,但是许多顾客向你提意见,问你有没有品质好点的。你害怕失去顾客。
我想这二点是你纠结的原因,如果真是品质不适合现在和以后市场需求,你可以跟你会作的供应商提出你的意见,看供应商有什么反应,一个好的企业应该是与时俱进的。如果听不进意见,我想也是没有发展前途的,那么我劝你早点打算,找一家有发展前景合作,不要贪图目前小利,而失去长运利益。
个人意见,仅供参考。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推动供应商内部质量改善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推动供应商内部质量改善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