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金融公司诈骗套路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金融公司诈骗套路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金融理财有哪些很深的套路呢
说实话理财没有什么很深的套路,就像老话说的投资没有风险,无知才有风险。
一般工薪家庭在市场能接触的投资理财产品主要分三大类:
第一类是和借钱有关的,如债券。主要是企业或国家发行的债券。收益相对固定,风险属于中低。
第二类是和股票相关的产品。没上市的公司叫股权,上市的公司叫股票。投资股票会随着市场行情及公司成长,股票的价格会变高。投资股票回报高,但风险也很高,流通性强。
第三类是代客理财的产品。就是有一个专业机构,比如银行、保险、基金、信托。本质上都一样,拿了大家的钱去投资上面两种债券和股票产品。
先说银行理财产品,收益一般在3个点,风险相对小,流动性一般,锁定期中等,收益低。
然后是保险,保险公司拿这你的保费去做投资,承诺未来的约定时间内给你回报,十分安全,但投资回报低,一般在2个%,而且锁定期长,不易流通,手续费高。
基金主要有货币基金(如余额宝),收益一般2%,风险低流通性好。债券基金,回报一般在5个点左右,风险中等流通性好。股票基金,投资回报非常高,一般在15%以上,但风险也高(可以通过定投来降低风险)。由于各种基金风险回报不同,有的公司会推出两种以上的组合去对冲风险,如货债基金,股债基金,也就是两种产品都分别配置一些,所以叫组合基金,也叫FOF基金。
总结下,一般来说除非你是金融行业的专家或特别专业的股票投资者,不然不建议你直接买卖股票。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做,选择专业机构帮我们理财是工薪家庭最好的选择。
如果我们从两个核心角度:投资时间和风险承受能力来匹配以上投资产品哪个比较合适的话。我建议的如果从低中高风险来说,12个月以内的分别是选货币基金、银行理财、债券基金。如果1-3年的债券基金、股债组合基金、股票基金。3-5年以上的选偏股基金和股票主动管理型基金。
你需要的不是研究有什么套路,而是去提升自己的财商和投资理财能力,我是专业帮助工薪家庭投资从0到百万的,有任何问题可以随时咨询我。
理财套路深,记住一点就行,收益和风险呈正比,没有白来的馅饼,尤其小心理财师的忽悠。
说一个常见的忽悠吧,预期收益率。如果你仔细看你买的理财产品,有很多都写着预期收益率有多高。但是,这个预期收益率是不是你能获得的收益率呢?
显然不是!这个只是根据历史数据和投资类型估计出来的,市场不好的时候,实际收益率大幅低于预期收益率的情况很多。
因为理财不像其他行业需要资质考核才能参与,比如开车上路需要驾照,当老师需要教师资格证,从医需要医师证。也许最后亏的是自己不伤害外人就不考虑你是否专业都能参与(但伤家人啊)建议还是先深入学习下再下海,有句话讲“股海无涯清仓是岸”,老手尚且如此感叹,新手还是学学吧。
说到套路,理财市场的套路更粗暴更深不见底,而且每时每刻都在上演着。金融投资领域,各种骗局乱花渐欲迷人眼,投资者必须擦亮眼睛,及时拆穿其中的套路,否则一不留神就可能前功尽弃,让你之前的积累瞬间归零。
套路来了,请准备好接招……
套路1:理财“飞单”高收益诱惑
某银行曾被媒体曝出“飞单”案件,客户在该行北京某支行员工推荐下购买了一款年收益达11%的私募基金产品,一年兑付期到期后却未收到之前承诺的本金与利息。同样遭遇的客户共有5人,共767万元难以兑付。涉案银行声称,私售理财产品的员工已被开除,但就银行本身是否应当承担监管责任未作出正面回应。
解套提示:投资者在购买理财产品前,要看清合同条款是否有银行参与、是否有银行印章,明确产品是否保本、资金投向、收益、期限等,不要轻信高收益。
套路2:高息揽储
长期以来,银行揽储压力“滋生”了大量的资金掮客,以贴息、返利等做法使不少储户放松警惕,没有意识到这部分“高息”不受法律保护。例如,16位萧山、杭州、宁波等地的存款人,受高额贴息诱惑,将2.88亿元巨额资金存入某银行支行,却遭遇企业和银行“内鬼”勾结,以假存单作质押骗取贷款。事情败露后,警方已抓捕了一批涉案主要人员,涉案资金也被冻结,如今仍有存款到期无法支取。
解套提示:存款人在关注存款利息的同时,要多留个心眼,不要轻信所谓的“银行信誉”,要知道银行也有“内鬼”,还有不少人借助银行场地非法集资。
套路3:网络推销“原始股”
上海优索环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原法人代表段国帅被批捕,其炮制的假股票骗局骗取上千名河南群众2亿多元资金。随着河南、山东、上海等多省市“原始股”投资骗局的被戳穿,越来越多人的“一夜暴富”变成了血本无归。因此,中国证监会向各地印发函件,严禁任何机构和个人以“股权众筹”名义从事非法发行股票的活动。
解套提示:投资者只有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以及承担新三板交易结算的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可以买卖股票,网络推销交易的所谓“原始股”不受法律保护。
套路4:银行推销的理财产品可能是保险
常女士发现自己五年前的一笔10万元存款原来是一份保单,银行工作人员当时推荐了一份比银行定期收益高的理财产品,却并未告知她是一份保险合同,期限竟然由自己要求的5年变成了10年。
解套提示:在银行推销产品的人员不一定是银行的工作人员,产品也不一定是银行的产品。保险产品与银行理财差异较大,投资之前应充分了解期限、保险责任、退保费用等事项。值得一提的是,保险产品一般有一个星期或者两个星期的犹豫期,在此期间退保不会有资金损失。一旦过了犹豫期,要想退保,损失会较大。
套路5:互联网金融“外衣”下的传销和庞氏骗局
“1万元一年能变23万元”“开户即送50美元”“每个月30%的固定收益”……曾经一家名为“MMM互助金融平台”的“理财”网站,以超高的回报吸引了诸多投资者加入。央行、银监会、工信部、工商总局对此类以“金融互助”为名,承诺高额收益,引诱公众投入资金的行为,发布“风险预警提示”。
解套提示:这种带有传销和庞氏骗局特征的平台不对接任何产业、不产生任何现金流,纯粹靠拉亲戚朋友入伙、将“下线”的钱回报给“上线”。投资者不要相信“一夜暴富”的神话,更不要有侥幸心理,因为这种资金运作难以长期维系,一旦资金链断裂,投资者将面临严重损失,击鼓传花的游戏说不定就砸在了自己手里。
套路6:P2P超高年化收益
P2P里面的惨痛教训已经不在少数,比如有位女白领在“年化收益率23%”的诱惑下,陆续将工资投到两家P2P平台,但不到4个月他所投资的平台接连出现问题,导致她损失惨重。
解套提示:P2P企业良莠不齐,低收入者和风险承受能力极低的中老年人应谨慎选择此类投资,投资前应先了解网贷平台的背景或评级报告,对高收益标的多留心眼,捂紧钱袋子。尽量选择帮友贷这类利率在行业合理范围内,运营稳定,标的信息真实的平台进行投资。
最后总结:套路之所以称之为套路,就是别人已经设好了套等你路过。我们可以看到在金融投资领域,这个套就是隐藏在各种伪装下面的超高投资回报率。投资者特别是非专业投资者该如何避开这些套路,找到符合自己心里预期的投资产品呢?这就需要我们找到真正专业的投资理财顾问和值得信赖的财富管理平台。然后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符合自己需求的投资策略及资产配置方案。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金融公司诈骗套路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金融公司诈骗套路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